一、鲤鱼可以放生到公园的池塘里吗
1、问:念佛有哪些规矩,有什么注意事项?
2、答:念佛本是净土宗的一种修持方法,看起来很容易,做起来难,其实真正的念佛是有很多讲究和方法的,最重要的是念佛时能够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。
3、一般人往往以念佛为迷信,根本不知道一句佛号,是打破自己贪嗔痴迷信的有效办法,迷妄若去,智慧自照,它的妙用绝非局外人所能想像。还有的人以为念佛太浅近,更有甚者认为是没有文化的斋公斋婆干的事情,却不知佛法本来平等圆融,讲究的就是在极平常处见功夫,所以净土宗就根据念佛者的根器及修行的层次将念佛分为四种方法,即持名念佛、观像念佛、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。对于初入佛门者,我们建议还是应以最简洁、最圆顿的“持名念佛法门”修行为好。
4、净土法门为凡夫入道之方便,作六道凡圣证真之捷径,实为禅律密教诸宗之归宿,正如偈云:“不历三祗修福慧,但凭六字(南无阿弥陀佛)出乾坤”。《法华经》也云:“一声南无佛,皆共成佛道。”可见,一句弥陀统摄一切法门。而《大集经》又说:“末世亿亿人修行,罕一得道,唯依念佛法门得度生死。”因此,尽管学佛方法虽多,但当机与否,并无高下之别。
5、‘世人食肉,咸谓理所应然,乃恣意杀生,广积怨业,相习成俗,不自觉知。昔人有言,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是也。计其迷执,略有七条,开列如左,余可例推云。’
6、[说明]凡有知者必同体。人之食肉,大是怪事。然不以为怪者,良由家世袭而为常,邻里比而成俗。习行既久,不觉其非,反以为是,又奚怪乎?今有杀人而食者,人必大骇而亟诛之,何也?不习行故也。使杀人无禁,行之数年,以人肉而供庖厨者遍于天下矣。故曰: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,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是也。‘
7、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,己身始诞之辰,乃父母垂亡之日也。是日也,正宜戒杀持斋,广行善事。庶使先亡考妣,早获超升,现在椿萱,增延福寿。何得顿忘母难,杀害生灵,上贻累于亲,下不利于己?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,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一也。’
8、唐太宗万乘之主,生日尚不为乐。田舍翁多收十斛粟,乃贺客盈门,欢宴累日,不知其可也。今世有生日饭僧、诵经,修诸善事者,其贤乎哉!‘
9、凡人无子则悲,有子则喜。不思一切禽畜,亦各爱其子。庆我子生,令他子死,于心安乎?夫婴孩始生,不为积福,而反杀生造业,亦太愚矣。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,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二也。’
10、一猎人暮夜大醉,视其幼子为獐,砺刃将杀之。妻泣谏不听。竟剖其腹,出其肠,已而安寝。天明呼其子与入市鬻獐肉,妻哭曰:昨汝所杀者子也。其人举身自掷,五内崩裂。噫!人畜虽殊,爱子之心一也,安可杀欤?‘
二、南宁哪里可以放生鱼类的地方
1、亡者忌辰,及春秋祭扫,俱当戒杀,以资冥福。杀生以祭,徒增业耳。夫八珍罗于前,安能起九泉之遗骨,而使之食乎?无益而有害,智者不为矣。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,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三也。’
2、或曰梁武帝以面为牺牲,世讥其使祖宗不血食。噫!血食未必珍,蔬食未必恶。为人子者,贵乎慎修其身,而不覆先宗祀,斯善矣,奚取于祀之必用血也?禴祭胜于杀牛,《易》垂明训;牲养犹为不孝,圣有嘉谟;奚取于祀之必用血也?‘
3、世间婚礼,自问名纳采以至成婚,杀生不知其几。夫婚者生人之始也,生之始而行杀,理既逆矣。又婚礼吉礼也,吉日而用凶事,不亦惨乎?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,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四也。’
4、凡人结婚,必祝愿夫妻偕老。尔愿偕老,禽兽愿先亡乎?嫁女之家,三日不息烛,思相离也。尔以相离为苦,禽兽以相离为乐乎?信乎婚之不宜杀矣!‘
5、良辰美景,贤主佳宾,蔬食菜羹,不妨清致。何须广杀生命,穷极肥甘,笙歌餍饫于杯盘,宰割怨号于砧几。嗟乎!有人心者能不悲乎?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,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五也。’
6、若知盘中之物,从砧几怨号中来,则以彼极苦为我极欢,虽食亦不下咽矣。可不悲乎?‘
7、世人有疾,杀生祀神以祈福佑,不思己之祀神,欲免死而求生也。杀他命而延我命,逆天悖理,莫甚于此矣!夫正直者为神,神其有私乎?命不可延,而杀业具在。种种淫祀,亦复类是。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,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六也。’
8、《药师经》云:杀种种众生,解奏神明,呼诸魍魉,请乞福佑,欲冀延年,终不可得。所谓命不可延,杀业具在也。种种淫祀,如杀生求子,杀生求财,杀生求官等,及其得子得财得官,皆本人分定,非鬼神所为也。偶尔满愿,遽谓有灵,信之弥坚,行之愈笃,邪见炽然,莫可救疗。悲夫!‘
9、世人为衣食故,或畋猎,或渔捕,或屠宰牛羊猪犬等,以资生计。而我观不作此业者,亦衣亦食,未必其冻馁而死也。杀生营生,神明所殛,以杀昌裕,百无一人。种地狱之深因,受来生之恶报,莫斯为甚矣,何苦而不别求生计乎?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,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七也。’
10、亲见屠羊者垂死而口作羊鸣,卖鳝者将亡而头如鳝啮。此二事近在邻居,即非传说。我劝世人,若无生计,宁丐食耳。造杀而生,不如忍饥而死也。吁,可不戒哉!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