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 佛世尊也是因为无垢识不生不灭的缘故,因此就能够尽未来际成佛,而永远依大悲愿来利乐众生永无穷尽。因此绝非像有些修学者,错误的认为“释迦佛入灭已,如灰飞烟灭”。这样的错误观念在《佛说不增不减经》中,也预先作了破斥:【舍利弗!愚痴凡夫无闻慧故,闻如来涅槃起断见灭见,以起断想及灭想故,谓众生界减,成大邪见极重恶业。】(~《佛说不增不减经》)这些都很清楚地告诉我们,因为有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心,众生才有究竟的依归处,修学佛法也才有意义,也才能成就。
因为如来藏是所依,如来藏能直接或间接出生一切法,祂是众生的生命根源,所以一定要有所依之如来藏心,能依的七识心才能存在;没有所依就不会有能依,或者说一定要依靠所依,能依才能存在,这也就是大家熟知的“假必依实”的道理。譬如在《瑜伽师地论》卷63中的开示:【云何名为胜义道理建立差别?谓略有二识,一者阿赖耶识,二者转识。阿赖耶识是所依,转识是能依。……譬如水浪依止暴流,或如影像依止明镜。……】(~《瑜伽师地论》卷63)就是在开示阿赖耶识是能依心七转识之所依,好像影像需要依止镜体才能存在的道理一样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能依是被出生之法,刹那生灭,它们连自己都没有能力单独存在,何况能有办法亲自出生其他的法;因此,我们一定要相信能依离开所依是不能存在的,如同水波是无法离开水体而存在一般。而事实上,阿赖耶识是我们所知一切法之所依,所以有时候又称祂为“所知依”。
譬如在《真假开悟》中 平实导师的开示:“阿赖耶识能够作为染法、净法、所知诸法的依止心体;因为众生一切的染污法,依止于阿赖耶识中;佛及诸菩萨、二乘圣人所知的一切清净法、无漏法,也都依止于阿赖耶识心体中,所以阿赖耶识又叫作所知依。”(~《真假开悟》,正觉同修会,页110。)因为这样,如来藏也被称为“圆成实性”。
从上面的说明,大家就可以了解如来藏心体绝对是不生不灭,而且确实存在的,也可以被修学者所亲证而现观。修学者在定力、慧力、福德成熟后,透过禅法便可以有机会来亲证祂,而得以入内门修学,这是佛菩提的一个重要关卡;而经由善知识的摄受教导,以及在悟后起修利乐众生之行中,就能够自利利他,而得到种种的智慧现观,乃至能够将种种的法义贯通起来,这些都是因为阿赖耶识是万法的根源,也是佛菩提的中心之缘故。
譬如 平实导师在《实相经宗通》第五辑中的开示:“这时候,这个法可通那个法,那个法又通另一个法,另一个法又通这个法,都是互通的,没有不能互通的法。因为佛菩提是有一个中心的,从这个中心可以衍生出无量无边的法。”(《实相经宗通》第五辑,正智出版社,页96。)从上述的说明,大家就可以更加深切的确信,不生不灭的如来藏,在佛道的修学中是何等的重要,也知道为何祂是居于关键性的角色;相对的,如果否定如来藏心,又是何等的危险与令人叹惜。
透过今天的探讨,大家一定要确认圣教中“心体不灭”的正理。虽然有些菩萨尚未亲证如来藏心,但是经由圣教与善知识开示的道理及解说,也可以从道理上,来确认每位有情确实是必须要有这个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心,才能吻合自己种种的观察;而这样子,在佛菩提道上的修学上,便可以安隐的走下去。
诸位菩萨如果要比较详细完整探讨这个极为重要的议题,建议诸位菩萨可以阅读 平实导师所著的《真实如来藏》一书。这对于大家在理路上了解如来藏存在之必要性,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;而先在理路上确认如来藏之存在,也是证悟前所必须建立的知见。
因为时间的关系,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。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